“环境治理与先进材料研讨会”于2021年5月15日上午在南京市紫金山庄举行。本次会议由江苏省企业(乐透思)院士工作站与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南京大学-乐透思环境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协办,南京乐透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办。会议聚集了诸多环境与先进材料领域的权威专家,并与环保科技企业针对目前环境治理及环境修复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展开研讨,共同推动环境与先进材料科技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交流与技术创新。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嘉宾包括中科院院士段雪、中科院院士郭子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陈荣教授以及来自各高校、研究中心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和领导,会议由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乐透思公司CTO董磊教授主持。首先,江苏省企业(乐透思)院士工作站的负责人、乐透思公司首席科学家、本次会议主席郭子建院士进行了开场致辞,郭院士指出,“在环境治理领域,要将大学基础研究,特别是材料学和微生物净化等技术与(乐透思)院士工作站紧密结合,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同时不断集聚人才,实现产学研的多方面发展”。随后,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旭松对集团公司分别从“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以及希望和大家一起做什么”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江苏省环保集团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紧接着,北京化工大学段雪院士团队雷晓东教授做了以“原位超稳矿化结构与土壤修复实践”为主题的报告,介绍了团队在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践,团队累计修复土壤12000余亩,显著减少了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随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唐智勇研究员对纳米粒子自限制组装技术做了专业介绍,并展示了该技术在电催化方面的研究成果。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王殳凹教授对放射性核素废水治理作了专题报告,介绍了针对性研发的核素处理材料。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潘丙才教授对水处理纳米技术实用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探索作了梳理与介绍,展示了该技术在重金属等污染物去除上的应用。最后,段雪院士进行了总结发言,“此次研讨会目标明确,即实现了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的有效衔接,也为大类工作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良好契机,不同研究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产生了很多新想法,开拓了很多思路”。
“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是《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的目标,生态环境建设“十四五”规划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的产业体系。此次会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以蓝天碧水为目标,号召着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同心同力不断向环境问题发出挑战。
与会专家介绍:
郭子建: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和生物医药创新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新生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配位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学委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化学)成员,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化学化工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团队长期从事化学生物学交叉领域研究,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973计划重大科学前沿领域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得到国家基金委化学生物学领域首个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集成及择优项目的连续资助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曾获教育部2015年度自然科学一等奖,意大利化学会2016年度Luigi Sacconi奖章,2020年度“亚洲生物无机化学学会杰出成就奖”等奖项。
段雪: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组建了包括基础研究和工程化的科研团队,建成了兼具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国际合作功能的研究基地。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实践,实现了10余项科技成果转化,建成20余条工业生产线,推动了溶解乙炔多孔吸附材料、土壤污染修复、汽车化学品和功能性插层材料等行业的科技进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等多项科技成果奖励。培养的人才已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成为科技骨干,多人次获杰青和优青计划支持。先后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荣誉称号。现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咨委会委员、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副会长、中科院学术委员会基础前沿交叉领域专门委员会委员、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Structure and Bonding编委、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多项学术职务。
唐智勇: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科技部纳米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组装及其在能源和催化领域的应用。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并先后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2018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冯旭松: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长期从事大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调度运行、科技创新管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江苏省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水利部青年科技英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创新争先奖章等称号,为江苏“333”第二层次培养人才,江苏省产业教授,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
王殳凹:苏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兼港澳台办公室主任,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副院长、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核能环境化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从事面向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及核安全重大需求的放射化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为我国乏燃料后处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核事故应急等重要任务提供了新思路。曾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等。
潘丙才:南京大学教授、环境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环境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热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人才计划。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九大代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科技分委会副主任、南京大学青年学者联谊会副会长,曾任国际水协中国青年委员会(IWA-China YWP)第一、二届主席。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5/2007)、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3)、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光华工程科技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江苏省青年科技奖等;
赵宇飞: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研究兴趣集中于水滑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电镀废液矿化/资源回收。
雷晓东: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粉体技术协会委员,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插层组装化学及产品工程、水处理及环境工程科学与技术和绿色能源存储材料科学与技术。曾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孔祥贵:北京化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插层结构功能材料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的应用及工业化生产。承担及参与了多项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重点参与建设百吨级稀土纳米功能材料生产线1套、千吨级及以上插层功能材料模生产装置2套。